揚子鱷的數量(530條揚子鱷在安徽放歸野外)
中國短吻鱷的數量(530隻中國短吻鱷在安徽被放歸野外)
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鱷魚,是當今世界上最小的鱷魚種類之一。然而,隨著生態係統的演變和人類的大規模捕殺,中國揚子鱷的數量已經變得非常稀少。因此,為了緩解我國揚子鱷的野生種群數量,我國實施了一項計劃——“揚子鱷野生放流”,這將對野生揚子鱷種群數量有很大的幫助。
5月,安徽舉行中華短吻鱷放生儀式,今年放生的養殖中華短吻鱷數量創下曆年之最,非常罕見。這是怎麽回事?很多人看到這個消息都很緊張。他們要求釋放更多的中國短吻鱷。如果他們跑出去咬人怎麽辦?為什麽要發布?讓我們逐一回答這些問題。
揚子鱷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物種,主要生活在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,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江西等地。IUCN將該物種定義為“極度危險”,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,因此非常珍貴。現在中國野外的揚子鱷數量不多,隻有200隻左右,非常稀少。然而,人工飼養的中國短吻鱷數量一直很大,達到15000隻。這些中國短吻鱷沒有“野外生存能力”。
這也是今天野外少的原因之一。當然,如果530隻中國短吻鱷放歸野外,如果它們都適應了野外的生活環境,那肯定會增加野生種群的數量,到時候我們就不用采用人工養殖了,這個生物種群還會擴大。按照計劃,這次放生的區域在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,目前已經開展了16次放生野外活動,共放生508隻揚子鱷。這一次,新放生的揚子鱷種群數量不斷增加,進一步增加了野生種群數量,所以從本質上來說,是一個好消息。
揚子鱷有什麽特點?揚子鱷其實很容易辨認,因為它比普通鱷魚小。通常,它的大小約為1至2米,扁平的頭部,突出的吻和土色的眼睛。它重約36公斤。他們通常白天休息,晚上活動,經常住在河岸附近的洞穴裏。揚子鱷主要捕食各種動物,鳥類、爬行動物、兩棲動物和甲殼類動物,它的食物攝入量很大,但這種生物也很饑餓,吃一次就能熬過漫長的冬天,所以基本上很難餓死,這是它的基本信息。
那我們為什麽要放生,增加數量,咬人呢?其實上麵已經說得很清楚了,野生種群太少,為了維持生態係統的平衡發展,有必要進行大規模的荒野化。話雖如此,目前我國野生的養殖生物種群並不多,成功的案例也很少,所以這次能否成功野生還不得而知,但如果成功,也將為我國其他野生生物提供依據。放生後,野外的中國短吻鱷數量必然會增加,所以大家都擔心會咬人。
其實這個問題已經考慮到了。同時,揚子鱷屬於自然保護區,相當於被“圈”起來養殖,但範圍變大了。不管放多少人在野外,都不是問題。同時,揚子鱷在中國被放置的時候,身上還戴著衛星信號跟蹤器,可以完全實時監控揚子鱷的運動軌跡。即使跑出去也能瞬間找到,所以隻要不進入自然保護區,就不可能遇到被揚子鱷咬的情況。你想到的每個人都想到了。
還有什麽好擔心的?近年來,人類對野生動植物的破壞極其強烈。可以說,大部分生物都是人類造成的。沒有人類,自然進化就不會有如此劇烈的變化。大多數動物都有經濟價值、食用價值等。狩獵、進食、交易等導致物種滅絕。所以現在,實際實施生物種群的擴張,也可以算是“恢複”了原始生態係統。隻有保護地球的生態係統,我們的生活環境才能更好。
最後,當然,我們也簡要說明了中國的一些保護成就。不可否認,在大力開展森林綠化、植樹造林、保護水體、禁漁等措施下,生物種群確實恢複了不少。從2021年的數據可以看出,我國有效保護了90%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係統、65%的高等植物群落和85%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。
一些珍稀動植物也增加了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熊貓、朱鹮等珍稀野生動物數量的增加。大熊貓野生種群增加到1864隻,朱鹮野生種群和人工繁育種群總數超過5000隻等。所以這是中國保護的成果。但是,這次揚子鱷放生後,如果它適應環境,有了自己獨立的生存環境,那麽揚子鱷的野生種群也將不可避免。2021年年底,野生動物種群有望大規模增加。
留言0